无人车系统基础

无人车系统基础

项目内容
共6个实验
实验1 实验1:运动学模型及其线性化
相对无人机与机械臂来说,无人车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非常简洁。尽管简洁,无人车的运动学模型也是非线性的。应用于具体控制算法时,有必要对原始运动学模型进行变形或线性化。本篇主要介绍无人车的运动学模型,并对原始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。
实验2 实验2:横向动力学模型
运动学模型只是在几何意义上描述了无人车的运动。实际情况中,无人车的运动受外界的因素(如:路面、坡度、空气动力)影响较大。在高速动行时,这些外界扰动变得更加明显。为了构建更加精准的无人车模型,有必要考虑汽车的动力学特性。无人车的动力学模型可以拆分成横向动力学模型与纵向动力学模型。横向动力学建模从轮胎受力出发构建立无人车的横向控制模型,纵向动力学建模考虑坡度、空气动力学构建无人车的纵向控制模型。本篇主要介绍无人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。关于无人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请参照无人驾驶纵向控制研究。
实验3 实验3:实现简单无人车仿真环境
仿真环境对于机器人研究来说太过重要,一个好的仿真环境能够逼真的模拟真实的场景、拥有高保真的物理引擎,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算法的性能。但是有时,我们有一个Idea,想马上实现,从而快速的验证这个idea的可行性,那么一款小巧、简洁的仿真环境可能更加合适。在得到验证有那么点意思后,再利用较真实的仿真环境验证,进一步,再放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。一般来说,简单仿真环境——高保真仿真环境——真实环境,同一算法所需的代码量是递增的(因为要考虑的外围因素会增多,再加上接口代码)。
实验4 实验4:轨迹跟踪PID控制
本篇介绍如何利用PID控制实现无人车轨迹跟踪。本篇利用无人车的横向跟踪误差作为控制器的反馈,因此首先介绍计算横向跟踪误差的公式。然而,介绍一个又蠢又萌(简单or傻)的控制方法:Bang-Bang控制,又被人形象的称为"砰-砰"控制。紧接着介绍我的主角:PID控制。以上控制方法都应用于无人车系统的轨迹跟踪任务。轨迹跟踪任务比较简单、形象、也被我们所熟知,因此阅读本篇也可以加深对PID控制或者说反馈控制原理的理解。
实验5 实验5:轨迹跟踪Pure Pursuit方法
本篇介绍一种基于几何追踪的无人车轨迹跟踪方法——Pure Pursuit(纯跟踪)方法。
实验6 实验6:轨迹跟踪Stanley方法
前面介绍的Pure Pursuit方法利用无人车的横向跟踪误差来设计控制器。在无人车轨迹跟踪任务中,除了横向跟踪误差外,是否还有其他信息有助于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与有效性。本篇介绍的Stanely方法就结合横向跟踪误差 𝑒𝑦 与航向角偏差 𝑒𝜃 来设计控制器。值得注意的是,Stanley计算横向跟踪误差与pure pursuit方法是有区别的,Pure pursuit是以后轴中心为基准点计算几何学公式,而Stanley是基于前轴中心为基准点计算几何学公式的。
实验1:运动学模型及其线性化

共6个实验

参加本项目
无人车系统基础